.

人蟲大戰

圖示(詳細內容請見日誌說明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書  名:人蟲大戰.(2006年 開卷年度十大好書)

作 者:朱耀沂

出版社:商周出版

ISBN:9861245308

出版日期:2005 年 11 月 24 日

語言別:繁體中文

館藏索書號:387.7    2593.

 

《內容介紹》

地球史上,昆蟲的出現已歷四億年,在牠們極度繁榮後,人類才姍姍來遲。後來者人類,為求立足,不免要與其他生物爭地盤,甚至開戰,而昆蟲正是人類的勁敵之一。打開人蟲戰爭史,人類曾經死傷慘重、節節敗退,昆蟲更數度改變了人類的歷史……。

  一生與蟲作戰的朱耀沂教授,對「害蟲」與「蟲害」如數家珍,其學識淵博有如一座人蟲戰爭博物館。因此,本書可說是一位人類陣營的沙場老將,退役後,站在中立觀點,撰寫的一部人蟲大戰實錄。

  本書細述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害蟲百態、及人蟲間的恩怨情仇與戰略攻防。在廿世紀化學殺蟲劑還未出現之前,人類曾經窮於應付的一場場人蟲戰爭,如今看來卻也成了豐富的趣聞軼事。例如:現今人們使用的各種髮油、髮膠,乃源自於古埃及人為防蝨子,在頭髮上塗抹厚厚油脂。中世紀歐洲上流社會女士,脖子上常披著皮草圍巾,除了舒適美觀,還另有對付跳蚤的妙用。到了十八世紀初,德國醫生發明了可攜帶的捕蚤器,當作項鍊掛在胸前,可作為雕刻精美的裝飾品,蔚成時尚,甚受婦人們的愛用。此外,據說牛仔褲的藍色,當初是從藍草抽出的色素染的,目的是為了趨避蚊子,當然,現在的牛仔褲多用人工合成染料,早已失去避蚊作用。中世紀教會除了對付異教徒,對危害農業的害蟲也進行宗教審判,中南美洲許多國家的首都,當初都建立在高原上,就是為了逃避瘧疾的威脅……。在二十世紀有效殺蟲劑還未出現之前,人類窮於應付的一場場大小昆蟲戰爭,如今卻也成了豐富的趣聞軼事。

 

《作者介紹》

朱耀沂

1932年出生於台南;
國立台灣大學植病研究所昆蟲組碩士;
日本九州大學農學博士;
1969~1997年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。

  退休之後,著作斐然,《熱帶昆蟲學》、《午茶昆蟲學》、《黑道昆蟲記》、《昆蟲雜貨店》、《昆蟲聊天室》、《蜘蛛博物學》、《台灣昆蟲學史話》、《人蟲大戰》等將近百萬字的著作,廣博精深,未來尚有精彩的出書計畫。

  朱老師是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,台灣昆蟲研究史上的重量級人物,畢生研究昆蟲與蟲害,對於昆蟲專業而博學。學生敬稱他為「昆蟲博物館」,貼切表達了他對台灣昆蟲界的貢獻與地位。在退休的生活中,他不僅一如往昔閱讀大量書籍、參與國內外學術研討會,幾年間更累積了可觀的相關著作,對昆蟲的熱愛、對學術教育的投入,令人景仰。

 

 

館藏索書號:387.7    2593.

 

 

 

 

 

內容參考資料來源:博客來網路書店 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........ 




[本日誌由 psmall 於 2007-06-06 02:26 PM 編輯]
圖示(詳細內容請見日誌說明)文章來自: 本站原創.
圖示(詳細內容請見日誌說明)引用通告地址: http://library.hust.edu.tw:81/blog/trackback.asp?tbID=631.
圖示(詳細內容請見日誌說明)Tags: 館藏資料..
評論: 0. | 引用: 0. | 查看次數: 2158
發表評論

←防止機器人留言垃圾廣告,請輸入此四位數字圖示
字數限制 1000 字 | UBB代碼 開啟 | [img]標籤 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