窮中談吃
作者:傳統資源組-郁菁 日期:2008-11-19
書 名:窮 中 談 吃
.
作 者:舒 國 治
出 版 社:聯 合 文 學
ISBN:978-957-522-774-6
出 版 日:2008年08月24日
語言:繁體中文
館藏索書號:427.07 8763.
【內容簡介】
「台灣最美的吃,是窮中吃!」
舒國治繼《台北小吃札記》後,又一本令你垂涎的書。
十項最具台北性格的吃食
一、牛肉麵
二、麵攤與滷菜
三、豆漿店
四、自助餐
五、清粥小菜
六、福州乾麵
七、肉包、腸子湯、冬粉湯、肉粽
八、川菜客飯
九、大腸麵線
十、便當
被譽為「小吃教主」、卻自謙是「繞遠路達人」的作家舒國治,家中沒有冰箱、冷氣、電視,完全稱得上「檢樸過日子」的楷模。他的新書《窮中談吃──台灣五十年吃飯之見聞》,說的是五十年來窮困中的吃所令人回憶無窮、詠嘆不盡的種種美好滋味。
從蛋炒飯到蔥油餅,從魯肉飯到餃子,從牛肉麵到回鍋肉,在書裡俱有獨到的觀察與描述,若說「窮中談吃」,甚至窮中還吃得好、吃得深有格調,舒國治最有資格!
本書為作者近五年論吃文章之結集。最早有到一九九二年〈吃麵攤〉與一九九九年〈餃子〉者。內容概為五十年來在台灣吃飯吃麵之種種所見所思。
作者特別注焦於此五十年間常民的平日所吃,故而像燒餅油條、陽春麵、便當、自助餐、蔥油餅等食目,以至〈四菜一湯〉、〈讚泡菜〉、〈讚蘿蔔〉、〈菜碼之美〉、〈讚炒飯〉等文題,皆於本書中探討詳盡。
這諸多題意,恰好圍繞在一「窮」字上,故題書名為《窮中談吃》。
【作者簡介】
舒國治
1952年生於台北。原籍浙江。六十年代成長於台北好萊塢電影、西洋流行歌圍繞卻庶民生活相當清貧簡談的都市街巷,故舉凡戰後台北人的吃飯習尚與少年的遊藝活動,深得親歷。七十年代中期,開始寫作,作品以散文為主。曾以〈村人遇難記〉獲第二屆「時報文學獎」。1983至1990,七年浪跡美國,1998獲長榮旅行文學獎首獎之〈遙遠的公路〉可為此期間浪途生活的寫照。1997年以〈香港獨遊〉獲第一屆華航旅行文學獎首獎,2000年更以《理想的下午》一書深受矚目,將旅行文學的迷人文體發揮得淋漓盡致,令旅行寫作在台灣蔚為一時風潮。著有《流浪集》、《門外漢的京都》、《台灣重遊》、《台北小吃札記》等書。
《心得分享》by ~ Katrina
書中作者所談是個人對“吃”的觀察及體認,
沒有學術性對食物的歷史掌故探究;
不是世界走透透介紹各國美食特色;
豪華餐飲、精緻美饌在書中找不到詳述篇幅。
此書貼近平常百姓的日常飲食,
一日三參加點心宵夜,
街頭巷尾的吃食,均囊括其中,不必花大錢,
就能有便宜好吃又有特色的地方小吃來滿足口腹之慾。
館藏索書號:427.07 8763.
內容參考資料來源: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://www.kingstone.com.tw/Default.html?.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