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公告】-家--2008台灣美術雙年展

 
圖示(詳細內容請見日誌說明).
家--2008台灣美術雙年展
2008.11.01 ~ 2009.02.08
地點:A1.B1.C1-C4.E.美術街
圖片欣賞.   展場環場實景.
圖示(詳細內容請見日誌說明) 策展論述-王嘉驥先生. 圖示(詳細內容請見日誌說明) 藝術家創作理念. 圖示(詳細內容請見日誌說明) 參展作品賞析.

  當下的現實居住

  若說藝術是人類價值觀的體現,那麼重新對固有的傳統體系展開具時代精神的詮釋,當有助於我們面對因時代轉變所帶來的衝擊。國立台灣美術館邀請資深策展人王嘉驥先生規劃《家-2008台灣美術雙年展》,即是以一種內在價值省思為出發點,藉由藝術探討台灣社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人文意義。

  

  在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大東亞地區,以「家」為核心的倫理價值與基本人際架構,深深影響著此處廣大民眾的思維與行為模式。誠如策展人所言,若將「家」理解為一種此時此地在居的狀態,那麼,「家」意味著一種當下的現實居住,兼具主體與實體的臨在(presence)。

   台灣社會基本上是以原住民、漢民族及移民而來的住民為主,正因此故,在文化的淵源與傳統上,集體的民族心理自來有著濃厚的「家族情結」。不但如此,台灣作為一個移民社會,自二十世紀以來,無論從外移民來此,或是由此移民出外,「家」的離散與建立,對台灣普遍所有的人們而言,具有豐富或甚至複雜的人文意義。

  

  《家-2008台灣美術雙年展》共邀集60位藝術家,作品120餘件,溯及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,尤其自二十世紀日治時期以來,藝術家原本即來自社會各種階層,就此而論,藝術家作為社會基本的組成份子之一,他們透過不同的藝術形式所呈現關於「家」的探討,同時也是台灣社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普遍的心理與精神縮影。一如王嘉驥先生的策展理念指出:此展「試圖重點式地『掃描』台灣自二十世紀以來,尤其是現代藝術開始萌芽之後,藝術家如何與『家』的衍生意義對話,包括如何面對、描繪、論述、想像、或甚至批判『家』的議題」。

  

   面對流變的歲月,我們對「家」有著不同的體認。在歷史洪流中,「家」是我們文化價值的源流;在生命成長過程中,「家」是我們動力的樞紐。這個展覽給出的是一個連繫你我的「家」,也是一個當下心神交會的現實居住。

  

聯絡人:王美雲.



[本日誌由 huei 於 2014-09-18 12:34 AM 編輯]
圖示(詳細內容請見日誌說明)文章來自: 國立臺灣美術館.
圖示(詳細內容請見日誌說明)引用通告地址: http://library.hust.edu.tw:81/blog/trackback.asp?tbID=1157.
圖示(詳細內容請見日誌說明)Tags:
評論: 0. | 引用: 0. | 查看次數: 1935
發表評論

←防止機器人留言垃圾廣告,請輸入此四位數字圖示
字數限制 1000 字 | UBB代碼 開啟 | [img]標籤 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