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大閎 ->開卷好書
作者:推廣服務組-雅玲 日期:2008-03-27
書 名:王大閎:永恆的建築詩人
A Guide to Wang Da Hong's Architecture
作 者:徐明松
出版社:木馬文化
ISBN:9789866973383
出版日:2007.05.03
分 級:普級
語 言:中文
規 格:中文平裝
書 籍 簡 介
觀看,走進王大閎先生的建築,誠如王增榮老師所說,如咬一顆白饅頭,看似沒什麼,直到咬著咬出了甜味,你這才了解白饅頭的美味。台灣現代建築的發展史在二次大戰結束後,有重大的突破與轉折。而王大閎是當時自大陸來台灣,參與兼帶領這一波建築歷史走向的關鍵建築師。
幾座矗立在台北市的建築,如國父紀念館、外交部、教育部、松山機場,曾是台北人辨識台北市的重要地標。王大閎不只設計這些帶「歷史主義」味道的建築;另外,基隆路三段的慶齡工業研究中心、濟南路的虹廬,或是中研院、台大校園裡的許多現代建築,如台大學生活動中心、化工館、地質館、化學研究中心、女生宿舍、生化研究所、農藝館等,都是他為時代留下的實驗性痕跡。王大閎為台大校園建築發展,繼日據之後,推向第二個高峰期。
從其諸多作品可以讀出他在西方現代主義潮流之下,自己面對「東方建築」的態度,他以中國式層進、天井和特殊的屋簷如倒傘狀結構等等元素,在西式建築中抽象隱喻出中國式建築。他的作品比例恰當,端莊婉約,走入其間就是「舒服」二字,這本王大閎作品導覽的出版,乃見證了台灣在五、六○年代建築文化的重要發展,同時也看到當今活躍於台灣建築界的青壯建築師及建築系老師們,於五、六○年代仰慕學習的本地建築師「典範」。透過本書尋訪王大閎的作品,更在於找回屬於我們這塊土地的舊有美好價值,祈盼更多人重新認識這位當代建築宗師級的大師。
本書特色:
1.作者經多方溝通耗時兩年始促成王大閎展覽和本書的誕生,其苦心搜羅史料以外,並走訪王大閎好友和他一幢幢的建築,文字深入淺出,每個作品的誕生和建造經過都像故事般有趣且耐人尋味,就像鑽入時光隧道回到五六0年代。
2.收錄王大閎23個作品(含譯寫的一本小說),未被執行的計畫案如故宮和台大禮堂周邊計畫案等等,已經我們熟知的建築物原始的設計。但,有更多建築物如今面目全非或(正)遭到拆除的命運,因此本書極具有保存價值。
3.書中超過百幅珍貴照片,並有現今建築與非建築業界人士的評論和訪談摘錄。
作 者 介 紹
■作者簡介 徐明松建築史學者與建築、都市評論,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講師。威尼斯建築學院建築碩士、義大利國家建築師。著有《柯比意:城市‧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》(田園城市,2002)、《古典‧違逆與嘲諷:從布魯涅列斯基到帕拉底歐的文藝復興建築師》(田園城市,2003)、《打開建築的第一道門》(總策畫與合著,誠品書店,2005)《建築桂冠:普立茲克建築大師》(合著,木馬,2005)、《王大閎》(合著,建築師全聯會雜誌,2006)、《十城十美》(合著,聯經、2006)、《跟著建築去旅行》(合著,聯經、2006)。


